我国人口呈现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当前中国现阶段人口问题及对策)

  • 616
作者 :入户直通车 时间 : 2021-11-15 18:58:05
  • A+

从生物学上讲,物种演化成功与否,取决于DNA的拷贝次数。以中国的人口数量,无疑是成功的,但物种演化上的成功并不能为个体带来幸福。所以,我们中国人拼命工作,累死累活,因为竞争太大了。而且,我们缺乏享誉世界的核心技术,经济只能靠人口红利,未来20年人口依然是我们能在世界经济体中保持地位的基础。在互联网时代下,人的认知意识、个体独立自由意识越来越强,年轻人更是深受影响,相夫教子、生儿育女,已经是需要一定条件和意愿的人干的事。孩子给大多数人带来的其实是焦虑。那么,我们就走进了一个问题漩涡,国家发展需要人口,但如此缺阻碍了个体幸福,何去何从。

我国人口呈现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当前中国现阶段人口问题及对策)

一、人口问题的概念和分类

人口问题是指人口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问题的总称。人口问题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道德、地理分布、生态环境等各方面。例如,我国人口的就业问题、生活问题、住房问题、交通问题、青少年教育问题、老年人瞻养问题等等。其中,由于经济问题具有特别的重要性,所以,人口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

人口问题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口不足问题;另一类是人口过剩问题。

1、人口不足问题

人口不足的主要表现是:人口出生率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过低,人口老龄化现象出现。人口不足带来的问题主要是:经济活动人口严重短缺,劳动力再生产不适应物质再生产需要,严重束缚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人口不足问题的国家,主要是一部分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如苏联、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

2、人口过剩问题

人口过剩的主要表现是:人口出生率过高,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人口总数增长过快。人口过剩带来的问题主要是:人均占有物质资料较少,人均生活水平较低,有劳动能力的人就业率较低,人口的文化技术素质较低,劳动生产率提高较慢,人口的压力束缚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存在人口过剩问题的国家,主要是一部分经济比较落后而又人口较多的国家,如中国、印度、孟加拉国等。

二、世界人口问题

这里所谈的世界人口问题,主要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的共同的问题。

(一)劳动力过剩与劳动力不足并存

从全世界总体来看,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劳动力出现过剩现象。1970年发达国家公开失业率为2、2%,发展中国家公开失业率为7、4%。其中斯里兰卡高达13%,玻利维亚高达16、1%。根据联合国劳工组织统计,1970年至1978年,全世界劳动力增加了4、5亿人,其中亚洲增加近3亿人,非洲和拉丁美洲增加近1亿人,亚非拉国家平均失业率为5%至10%。另一方面,有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出现人口和劳动力短缺的现象。据苏联学者计算,苏联国民经济中缺少劳动力约150——200万人。

(二)富裕国家与贫穷国家差距扩大

据美国人口情报资料社《世界人口资料表》统计,欧美最发达国家和西亚石油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近十几年增长迅速,平均翻了一番。1984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北美为12980美元,西欧为12000美元,北欧为10380美元,阿联酋为20770美元。另一方面,一部分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很低。例如,印度为150美元,巴基斯坦为200美元,不丹为80美元。可见,世界范围内的“两极分化”是十分严重的。造成这种悬殊差别的原因,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因素,其中,人口因素是不可忽视的。

(三)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很不协调

一般说来,人口数量较少的国家,教育事业比较发达,医疗卫生保健条件较好,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较高;相反,人口数量较多的国家,教育事业比较落后,医疗卫生保健条件较差,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较低。以日本和印尼两国为例进行比较:1960年印尼和日本的总人口接近,印尼为1270万人,日本为9410万人,印尼比日本少140万人。但是,两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不同,印尼为25‰,日本为

11‰。结果,到了1980年,两国总人口出现相反的差距:日本为11755万人,印尼为15487万人。1960年两国6到11岁人口初级教育普及率,印尼为50、1%,日本为100%;到1980年,日本仍为100%,而印尼只达到67%。1980年6到11岁儿童入学率,阿富汗为18、5%,尼泊尔为39、6%,伊朗为75、5%,缅甸为73、8%,印度为63、8%。中国1982年6至9岁儿童入学率只有55、9%。(引自《全球人口趋势》第72页和《当代中国人口》第180页)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正式材料,全世界15岁以上有文化人口的比重,从1960年的60、7%,增加到1970年的65、8%;但是,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文盲人数却从735亿人增加到783亿人。据预测,到2000年,文盲人数将增加到10亿人。

世界人口问题,是一个内容繁杂、涉及面很广的问题。除以上几方面外,还有粮食短缺问题、能源不足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城市病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本书有关章节已有说明,这里不再重复。下面,着重对苏联人口问题和中国人口问题做一番典型分析。

三、苏联人口问题

苏联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至今已经70多年了,而人口增长却十分缓慢。1918年苏联总人口为1、63亿,1926年为1、47亿,1930年为1、57亿,1939年为1、70亿,发展速度很低。一直到1984年总人口才达到2、75亿,经过62年时间,人口才增长0、6倍。1984年苏联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人,不到世界平均人口密度35人的一半。由于地广人稀,人口问题十分突出。

(一)经济活动人口数量不足

据测算,目前全苏国民经济中缺少劳动力约150至200万人。这种趋势还有继续发展的可能,主要表现如下:

1、劳动人口年龄偏高,经济活动中年岁大的人比重上升。在劳动年龄人口中,3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所占的比重,1926年时为46、4%,1959年时为56、7%,1970年时为63%。

2、就业年龄提高,青年替换率下降。随着中等专业学校和高等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入学青年比重不断上升,参加生产的青年比重不断下降,使全国青年就业年龄的下限不断上升。在整个劳动年龄人口中,15至24岁青年所占的百分比为青年替换率,近30年来,苏联的青年替换率有不断下降的趋势。据统计,1959年为32、4%,1970年下降到26、3%,80年代又有所下降。

3、人口出生率下降,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逐年减少。1960年出生人口为534、1万人,扣除死亡因素,1976年进入劳动年龄时只剩下507万人。以后各年比上一年逐渐减少,1977年减少14万,1978年减少22万,1979年减少21万,1980年减少29万,1981年减少19万,1982年减少1万,1983年减少14万,1983年减少1万。

(二)男性劳动年龄人口死亡率较高

据统计资料,1973、1974两年与1964、1965两年相比较,在劳动年龄人口中,男性死亡率有升高的趋势。其中,40—49岁组升高29、5%;20—24岁组升高19%;30—34岁组升高18、9%;35—39岁组升高17、4%;50—54岁组升高16、8%;55—59岁组升高18、2%。据分析,苏联男性劳动年龄人口死亡率提高的原因,主要是工作过度紧张、酗酒、吸烟、工伤事故等非正常因素。

(三)人口趋向高龄化

苏联的退休年龄是男65岁,女55岁。据统计,退休人员逐年增多,1970年时为4000万人,1981年增加到4990万人,平均每年递增约100万人。近年来,苏联政府采取鼓励退休人员发挥余热继续参加工作。截至1978年初,退休人员继续工作的占其总人数的26、4%,平均超工作年限5年以上。

除以上问题外,还存在由于人口城市化过快而引起的城市病问题,科技人员和工人迁移流动频繁给工作造成损失问题,以及人口民族结构发生变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归纳起来,都是由于人口和劳动力短缺引起的,因此,人口不足是苏联人口问题的主要问题。

四、中国人口问题

(一)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

1、人口多而消费水平低

建国以来,我国消费基金总量增长速度是比较高的,与世界各国相比也在上中等。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也很高,因而造成人均消费水平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位于世界后列。我国粮食总产量1949年时就占世界第二位,但人均占有粮食数很低,千百万人处于饥寒交迫之中。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000亿公斤,占世界第一位。但是,分摊到10亿人口,平均每人占有粮食只有400公斤,只刚刚达到世界人口占有粮食的平均水平。其它农副产品和工业品,就其总量来说,大部分都位于世界的前列,如棉花占世界第1位,煤占世界第3位,电占世界第6位,原油占世界第7位,钢占世界第4位。但是,我国人均占有棉花、煤炭、电力、原油和钢铁数量很少,这些物资在我国始终是处于十分短缺的状态。我国人民的消费水平,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那样的富裕程度,还处于从温饱向小康迈进的过程中。

2、劳动力多而就业率低

人口增多引起劳动人口增多,大量增加的劳动适龄人口与可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之间,产生了很大的矛盾。我国解放后新出生的6亿多人口,从1965年开始,陆续成为劳动适龄人口,需要安排就业。尤其是60年代,我国出现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平均每年新出生2500万人左右。这就意味着,从1978年开始,直到1991年这段时间,每年新增劳动适龄人口都在2000万人以上。但是,由于我国工农业生产比较落后,新增的国民收入大部分被新增的人口生活消费占用,造成积累不足,扩大再生产能力较差,城市和农村吸收适龄劳动人口的能力都很低。在农村,目前有3亿劳动力,其中有1亿劳动力成为剩余劳动力。而城市工业就业早已饱和,企业在职职工过剩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在中国人口多的情况下,适龄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在短时期内是难以解决的。

3、青少年多而教育水平低

我国人口出生率较高,人口态势呈现年轻型,因此,历年来青少年所占比例都很大。而我国教育事业很不发达,远远不能适应人口增长的需要。据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全国有文盲半文盲2、3亿多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3、5%,学龄儿童有5%不能入小学,小学毕业生有12%不能升初中,初中毕业生有50%不能升高中,高中毕业生有95%不能升大学。1980年,每万人中在校大学生数,我国为11人,而美国为523人,苏联为190人,印度为57人。据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我国6岁以上人口总数为889787495人。其中,有文化人口占68、1%,无文化人口占31、9%。在有文化人口中,大学占0、7%,高中占7、5%,初中占20、0%,小学占39、9%。在无文化人口中,12岁以上文盲半文盲占26、72%,6至12岁未入学的儿童占5、2%。由此可见,我国学龄人口多而学校条件差的矛盾是十分严重的,这一矛盾造成了我国人口素质较低的状况。

4、农村人口多而城市化水平低

我国11亿人口,农村人口占80%以上。80年代以前,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缓慢。1949年全国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10、6%,到1980年达到19、4%。这个水平,低于全世界发展中国家人口城市化的平均水平(1950年为16、2%,1980年为30、5%)。如果与发达国家相比,距离就更大了。我国城市化速度缓慢

水平较低的原因是综合性的,既有人口多的原因,又有经济落后的原因,而这两者又是互相影响的。其中,人口多是造成人口城市化水平低的主要原因。

(二)中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

中国的人口问题是世界人口问题的一部分,中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既有历史形成的原因,也有现实发展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

1、经济原因

世界历史发展表明,与手工劳动相适应的是多生多育,这是我国人口问题的经济原因。我国历史上是一个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农业国,个体农业小生产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生产,一家一户在小块土地上耕作。家庭不仅成为消费单位,而且成为生产单位,是消费与生产统一的单位。所以,家庭劳动力的多少,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家庭收入影响极大。因此,个体农民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出发,强烈要求多生子女,壮大家庭经济实力。同时,由于我国历来农民生活水平较低,抚养子女的费用较低,家庭多生一个子女,对家庭整体消费水平影响不大。所谓:“添人不添菜,只加一双筷”,“一只羊是放,五只羊也是放”。而且,大孩衣服给小孩穿,大孩带小孩,还节省一大笔费用。同时,农村孩子十岁左右就可以作为家庭的辅助劳动力,从事家务劳动和农业劳动。因此,更刺激了人口的迅速增长。更为严重的是,在父系社会中,农民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男孩长大成为主要劳动力,而且还可以娶妻,为家庭多引进一个劳动力;而女孩长大要嫁出去,使原来家庭失去一个劳动力。因此,农民即使生十个女孩,还要继续生育,“不生男孩不罢休”。由此看来,这种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人口生育欲望,是很难用非经济手段加以制止的,这就是我国农村直到目前仍然存在多生多育的根本原因。

2、认识原因

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制度,虽然人口出生率很高,但是,由于生活贫困,医疗卫生条件很差,造成人口死亡率也很高。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很高。在这种情况下,有许多志士仁人都主张多生多育,从孙中山到李大钊,都曾提出过鼓励生育的主张。

新中国成立以后,马寅初先生在对我国人口进行周密细致的调查研究基础上,一反过去传统的人口思想,提出少生少育的新人口论主张。这是一个符合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又符合中国具体实际的科学的人口思想,这一思想在中国人口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如果我国早在50年代就采纳马寅初先生的主张,我国人口至少比现在少生3亿到5亿。但是,马寅初的正确的人口思想提出后,不但没有被采纳,而且受到了错误的批判,把马寅初与马尔萨斯划等号,把马寅初的人口思想批判为“中国的马尔萨斯主义”。这场人口问题的大批判,搞乱了人们的思想,使多生多育的传统人口理论继续占据人口理论的统治地位,于是造成了我国50年代和60年代人口的迅速增长。

认识上发生失误的另一个原因是照搬苏联的人口理论,把苏联人口不断增长的政策说成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般人口规律,这是教条主义在人口理论上的一种表现。苏联50年代初,人口不到2亿,每平方公里不到10人,劳动力严重不足,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惨重,男性劳动力严重短缺。他们采取鼓励多生多育的政策,是符合国情需要的。而我国国土只有苏联的43%,而人口却是苏联的4倍,我国怎能

照搬苏联的模式呢?

由于理论认识上的错误,导致了各项具体政策上的失误。长期以来,我们采取了“低工资、多就业”的办法,掩盖就业不足的问题;采取按人口分配粮食、住房等消费品的办法,掩盖人口与经济的矛盾;采取对多子女职工生活补助的办法,掩盖人均生活水平低的问题等。这些政策既是人口过剩的产物,又是继续导致人口再过剩的原因。

3、惯性原因

人口再生产具有特有的惯性,就是说,人口的一定态势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即使立即采取措施,这种态势也要继续延长一个时期,这也是造成我国人口增多而且势不可挡的原因之一。我国70年代初,由于人口的沉重压力,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多麻烦,从而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开始着手抓计划生育。先是提倡一对夫妻两个孩,后来提倡一对夫妻一个孩。但是,由于人口再生产的惯力作用很大,即使我们采取了这样的方针政策,我国人口仍然在突飞猛进地发展。这是因为,我国五六十年代大量增长的新生人口,到七八十年代进入结婚和生育阶段。即使每对夫妻只生一个,在我国育龄男女基数庞大的情况下,人口的增长也是十分迅速的,平均每年增长人口1500万。这个数目,等于3个泰国总人口,等于8个蒙古总人口。这就是七十年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后人口继续猛增的主要原因。

(三)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途径

面对中国存在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在考虑解决的途径。有人认为,中国人多是因为经济落后,经济越落后,越需要劳动力,越需要养儿防老。因此,解决中国人口问题关键在于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也有人认为,中国经济落后是因为人口多,人口越多,消费越多,积累越少,劳动生产率越低,越限制机械化和自动化。因此,解决中国人口问题关键在于控制人口数量。以上两种意见,如果分开来,都是片面的;如果合起来,是完全正确的。因此,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途径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控制人口,在控制人口的同时发展经济。实现“发展经济——控制人口——发展经济——控制人口——发展经济”的良性循环。

一方面,采取发展经济的措施,实现控制人口的目的。具体措施主要有:(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速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解决农民老有所养问题,解除农民养老的后顾之优。(2)加速人口工业化和城市化,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剩余劳动力向工业和城市转移。(3)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科技水平和道德水平。通过以上这些经济发展措施,消除一切刺激多生多育的因素,改变人们的生育观念,使绝大多数人从国家的发展和个人的幸福出发,自觉地实行计划生育,少生优生,从而达到在全国范围内控制人口增长的目的。

另一方面,采取控制人口的措施,实现发展经济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保持较低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可以相对地提高我国人均占有自然资源和社会产品的水平,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减轻由于人口过多带来的吃饭问题、穿衣问题、住房问题、交通问题、医疗问题、社会福利问题等方面的压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控制人口数量,相应地提高人口质量,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加速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实现。

中国的人口问题是由来已久的,也是多方面的,解决中国人口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控制人口,又在控制人口的同时发展经济,我国的人口问题就一定能够尽快地得到解决。


(此专著出版于1990、9、25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主编王振岳、聂鸣、石永利。获佳木斯市委党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获佳木斯市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获黑龙江省党干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获中国人口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佳作奖,获佳木斯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社联市图书馆优秀科研成果奖。)


版权声明:本图文为用户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weinxin
我的微信:ruhu2012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十年专注积分入户,30000+落户者的共同选择!真诚为您服务
首页
测一测,看您是否符合入户的条件?

1、您的年龄阶段是?

2.您目前的学历是?

3.您的社保年限是?

5分钟内,测评结果将以短信形式发送至您的手机,敬请留意